西藏,这个美丽而遥远的地方,今年夏末,医院医生张佑民和刘磊用自己的方式———一次全程自费的援藏活动,给那里的同胞们带去了不一样的爱。
到千里之外的西藏,他们的行李装满了医疗器材;在米的高原,他们夜以继日地为藏区人民服务;连续工作20个小时后,他们又通宵完成了4台手术……
采访中,张佑民用“金刚手法,菩萨心肠”来描述一个外科医生所应具备的素质,他和刘磊也用行动诠释着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其实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没想到回来后,引起这么多
张佑民,医院外三科主任,尤其擅长食管癌、肺癌的精确切除手术。此次他报名参加的“与美丽同行———西部志愿者行动”全国志愿者活动,发起人为医院乳腺外科韩宝三教授,全程自费,没有任何报酬。一路同行的,医院麻醉科的医生刘磊。
8月6日下午,张佑民和刘磊所在“与美丽同行”志愿团队终于坐上了最后一辆通往那曲的汽车,此时,已经出发56小时的他们,离家公里。可是,从那曲到达此次的目的地索县,他们还要通过一段长达公里的生死之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峭壁,数个塌方路段,仅能允许一辆车通过,稍有差池,即可能车毁人亡。
那曲索县,平均海拔米以上,总人口4.9万人。一个手术台,两个手术包,21名医护人员,医院所有的配置。
面对如此简陋的医疗条件,张佑民坦言,自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原来在出发前,张医院院长,在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后,便在行李中装上了大隐静脉剥脱器、艾贝尔穿刺引流管等设备,刘磊的行李箱也被各种麻药塞得满满当当。这些器材都是他们自掏医院的。
为克服缺氧,每天超量服用6种药物
志愿活动安排很满,门诊、教学查房、手术,一环接着一环,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们语言不通,只能靠当地医护人员给我们做翻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结束忙碌的夜晚,志愿医生们运用PPT,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张佑民和刘磊还采用查房教学和手术教学的方法,将自己的医疗知识传授给当地的医护人员。
在海拔米的高原上,普通人走路都感觉很沉重,年近50岁的张佑民平均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从8月9日早晨8点一直到8月10日早晨7点,连续23个小时,张佑民和刘磊没有任何休息,一直在工作。
一到达索县就已经感受到头痛、睡眠障碍等高原反应的他,却不曾告诉任何人,而是每天默默地服用安眠药、丹参滴丸等六七种药品,进行压制。
此次志愿活动,所有医生共接诊了余名病人,张佑民和刘磊合力完成了团队所做12台手术中的10台,麻醉技术高超的刘磊,还被一起去的专家们送了个“一针麻”的外号,“医院的脸”,刘磊笑着说道。
全部自费,如果有机会还会再去
本来这次援藏,预计接诊的是一些预约的病人,可是,很多藏民同胞听到了,赶了多公里的山路,希望能得到志愿医生的诊治。想着他们的病情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看着他们虔诚、信任、渴望的眼神,见惯了生死的张佑民,也几次要掉下眼泪。
“藏区同胞们那么信任你,咱得给人家好好看啊。”张佑民动情地说,当地同胞都是实在人,他们知道志愿者们真心为他们好,也把志愿者当亲人。
临行前,张佑民和索县的龙培县长紧紧拥抱在一起。“本来该和他握手的,可是我不想让他看见我的眼泪。”张佑民笑着说道,拥抱后,他一把推开龙培县长,赶忙钻进车里,再也不敢看外边了。“我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真是看不得别人受苦。”
被问起参加此次志愿活动的感受,张佑民和刘磊相视一笑,说道:“当时也没想什么,就觉着去那儿也挺好的,但是真的很有意义,我们在那儿一直干,真心体会到了心灵的充实感。”
“整个活动费用全由个人承担,我们每人花费一万多元吧。”张佑民说,援藏的医生因为高原反应极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临行之前,张佑民的家人就为他的身体状况担心,虽然已经亲身经历了米的高原上缺氧、条件简陋、每天超负荷工作的日子,他们仍表示:“如果明年条件允许,还想再去。”
(黄海晨刊记者冯书琴)
本期编辑:我花责任编辑:东海岸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小孩得白癜风能治愈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jiufamen.com/sgatl/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