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PET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临床分期、评价疗效及监测复发等。18F-FDGPET判断治疗后原发灶残留或复发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可以利用PET的SUV值(标化摄取值)来提前评估化放疗的疗效(先于实体瘤大小的变化),甚至预测预后。
已有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证实,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术前治疗结束后,PET扫描代谢变化对预后评估有价值。然而,术前治疗后和外科手术之间做PET的时机还不确定,治疗前和治疗后PET扫描SUV值(标化摄取值)降低的标准cut-off值变化非常大(35%-80%)。很多前瞻性研究认为术前新辅助治疗后的PET扫描的阳性预测价值有限,这些研究的样本量都很小,但MUNICONII研究例外。MUNICONII研究中,共入组例局部晚期食管胃交接部癌。在诱导化疗后2周,SUV值下降35%以上被认为代谢反应阳性,在中位随访时间2.3年后,代谢反应阳性组还没有到达中位OS统计时间,代谢反应阴性组中位OS25.8个月(P=0.)。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event-freesurvival(EFS)是29.7个月和14个月。58%的代谢反应阳性患者得到大多数肿瘤组织学缓解(Majorhistologicremissions,残余癌10%),而代谢反应阴性患者则没有观察到有大多数肿瘤组织学缓解。
在一些回顾性研究中,食管癌治疗后,单一的PET扫描FDG摄取是仅有的与病理缓解和生存有关的预测因子。但是,这些研究中判定摄取值的cut-off值(临界值)并不同(从2.5到4)。Swisher等发现食管癌放化疗后FDG摄取值小于4的患者2年生存率60%,FDG摄取值》4的患者2年生存率34%。PET不能识别出显微镜下肿瘤残留。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Bruzzi等认为将cut-off值定为4,发现PET对于治疗反应的评估作用很有限,虽然它可以用于有潜在切除可能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检查有无远处转移。其它的研究也认为,仅依靠PET扫描阴性反应就对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局部晚期患者提前中断治疗,这种准确性还很低。
在接受术前化放疗的患者中,放疗引起的溃疡行成与PET的假阳性结果有关,因为它会妨碍检测到残余的肿瘤。但当使用PET/CT联合内镜检查时,将可以有助于我们检测到术前化放疗后的残余肿瘤。
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外科手术可以对术前新辅助化放疗有效的病人有显著的生存获益。最近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选择术前新辅助化放疗后CR(完全缓解)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继续手术组,手术组患者与观察组相比,更低的复发率(32.7%vs.50.8%;P=.),更好的中位生存(83个月vs31个月;P=.)。NCCN指南推荐应用PET/CT或PET在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前,用于评估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反应或评估根治性放化疗的反应。另外,指南强调,不能用PET来选择经过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病人是否手术。
医院胸外科
河南省胸部肿瘤多学科会诊欢迎您的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jiufamen.com/sgaby/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