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世剑
2007年,长白山南景区游客服务区开始破土动工,陈绍春变得更加忙碌,每天山上山下要往返四五趟,服务区的设计、施工、评审、验收,陈绍春始终坚守在现场
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前身是吉林省抚松县环保宾馆,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后,将环保宾馆接收改造为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最初,监测站只需要对长白山地区的大生态环境进行每年一次的测评,工作十分清闲
陈绍春说,他觉得做一名基层干部,难能可贵的是认真地对待工作,朴朴实实地去干好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地去研究好每一件事,吃苦耐劳地去做好每一件事2008年8月,长白山南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正式面向游客开放,就在大家都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陈绍春却病倒了,医生诊断为食道癌晚期
陈绍春说,没食管癌分期有当初在池南区的艰苦工作,没有患病后与病魔的坚强斗争,也就没有现在到生态环境监测站的二次创业2006年,他选择到最为艰苦的池南区管委会工作“当时我们办公室啥也没有,想起来那时候条件真太苦了那两年我和同事们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里,这不仅是我们的会议室,也是我们的宿舍,还是接待来往客人的地方”
2011年,陈绍春三次赴京,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积极争取,使得长白山成为了首批生态地面监测的试点区域,确定了植被、土壤监测点位12个,确定了植物群落、土壤等六个要素76个监测指标,共获得各类调查数据5万余个,建立起“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数据库”通过监测所得出的结论,也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及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在保护开发中所做出的决策食管癌晚期和取得的成绩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年56岁的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陈绍春,是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长期艰苦工作,让他积劳成疾,身患晚期食道癌然而,他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带领同事让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成为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的中坚力量,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支持
5月22日,记者见到陈绍春时,他正在实验室里和同事们一起研究着刚刚购进的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这是一款先进的水质分析仪器,可以准确的分析水中各类物质的成分比重像这样专业的实验室,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还有9间,可以承担48项常规生态环境监测项目,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中位列前三
手术结束后,陈绍春出院后就立刻回到了工作岗位2010年12月,他从池南区调到食管癌术后半年饮食了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几年里,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取了重大突破,完成了长白山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工作,填补了长白山区生态环境状况缺少量化数据说明的空白
本文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