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烈性酒和香烟是“帮凶”
每天喝烈性酒,不仅伤肝,还可能喝出食道癌。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把酒精和它的初级代谢产物甲醛一起归类为1类致癌物,在人体和动物中都有最高等级的致癌证据。经年累月的喝烈性酒会造成食管粘膜的反复损伤、变性、坏死、修复和增生,最后将导致癌变。
吸烟也是一种主要的致癌因素。烟雾和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吡等亚硝胺或亚硝胺前体。吸烟与食管癌呈正相关,在流行病调查中,吸烟量多者比基本不吸烟发病率要高出7倍。
吃过热食物风险飚升
食用过烫食物的人易患食管癌,是另一条重要告诫。因为不论是口腔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内壁,其正常耐受的温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热刺激,就容易发生损伤,更可能烫伤。长期反复刺激,人体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坏,会使得水肿的黏膜发生异形性改变、不典型增生,最终导致癌变。
为此要特别提出,很多喜好火锅要烫着吃、辣着吃、夜里吃,尤其要警醒了!过于辛辣的食物却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从而使黏膜炎症和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另外,进食到睡眠的间隔时间太短会增加胃酸返流发生的几率,也会损伤食管,进而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日常再把好“三道关”
除上述原因,食道癌的发生还与以下因素相连,所以日常要把好“三道关”。
1.少吃腌制、霉变食物。这类食物等含有亚硝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含有真菌素的食物,多吃食道癌的发病率则增高。
2.去除果蔬药“药物残留”。在蔬果食用前,要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并用消毒液进行清洗。
3.自来水烧开吃。特别是在煮饭、煮粥和烧菜时,要用已将大部分氯气挥发掉的开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杀菌剂”氯气有危害性。
三种信号需警惕食管癌的发生
食管癌患者早期发现率较低,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如果出现以下信号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1)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噎感。(2)吞咽时有痛感。在吞口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性疼痛。(3)食道内有异物感。平时感觉食道内好像有残存饭粒、菜屑黏附在食管壁。